《苕溪诗卷》米芾书,澄心堂纸本墨迹卷。纵30.3厘米,横189.5厘米。全卷35行,共394字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。末署年款“元戊辰八月八日作”,知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(公元1088年),时米芾38岁。所书为自撰诗,共6首。卷前引首有“米南宫诗翰”五篆字。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:“右呈诸友等诗,先臣芾真足迹,臣米友仁鉴定恭跋。”后纸另有明李东阳跋。
《苕溪诗》是米芾行书的重要代表作品
《苕溪诗》是米芾行书的重要代表作品。此帖是以米芾游苕溪时的诗作书写。开首有句“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,襄阳漫仕黻”。此帖是米芾经意之作,全卷书风挥洒自如,痛快淋漓,变化有致,逸趣盎然,反映了米芾中年书的典型面貌。笔法清健,结构潇丽,有晋王献之的笔意。其书写风格最近《兰亭叙》。吴其贞《书画记》评称:“运笔潇洒,结构舒畅,盖效颜鲁公;书者,绝无雄心霸气,为米老超格,妙书。”
据鉴藏印记,知此帖曾藏入南宋绍兴内府,明杨士奇、陆水村、项元汴诸家,后入清乾隆内府,并刻入《三希堂法帖》。清亡后,《苕溪诗卷》被溥仪携至东北,伪满覆灭后与其他文物一起散失,《苕溪诗卷》当时被古玩界称为“东北货”,在“东北货”中,有很多通过各种渠道流出中国。《苕溪诗卷》回归有一个离奇故事。1963年4月,一个东北小伙来到北京荣宝斋,用一粗布包裹,送来一堆破烂———皆为浩劫之后的残破之物,有些碎片只有指甲大小,没想到竟有有心人收而藏之,纹丝未动。经过专家仔细拼接、抚平,竟然有大书法家赵孟府等人的国宝真迹37件,有些残片与故宫所藏残品正好吻合,终于合璧。一年后,即1964年3月,又是这位青年,拿着同样的包裹送来与上次类似的一堆破烂,经过整理,拼凑书画残卷20余幅。由于这位年轻人未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,当荣宝斋后来赴东北准备以2000元再次酬谢时,竟未能找到其人。直到1990年,这个谜底才被揭开。原来,这些残片是他的父亲丁征龙1945年9月8日在长春街头购得,在回家的路上,同行的三人中,有一个叫骆大昭的见财变歹,杀死他父亲和另一个同伴。他的母亲孙曼霞在事发12天后,终将骆大昭通过当局绳之以法。这个浸有鲜血的包裹便被孙曼霞仔细收藏18载,虽家贫而不市之,最后终于献给国家。在这批国宝中,就有米芾的《苕溪诗》。《苕溪诗》回归时已有残伤,缺损数字,后居延光室影印本临摹补完,重新装裱。
释文:苕溪诗
将之苕溪,戏作呈诸友。襄阳漫仕黻。
松竹留因夏,溪山去为秋。久赓白雪咏,更度采菱讴。缕会(此字误书旁注卜乃点去符号)玉鲈堆案,团金橘满洲。水宫无限景,载与谢公游。
半岁依修竹,三时看好花。懒倾惠泉酒,点尽壑源茶。主席多同好,群峰伴不哗。朝来还蠹简,便起故巢嗟。
余居半岁,诸公载酒不辍。而余以疾,每约置膳清话而已,复借书刘、李,周三姓。
好懒难辞友,知穷岂念通。贫非理生拙,病觉养心功。小圃能留客,青冥不厌鸿。秋帆寻贺老,载酒过江东。
仕倦成流落,游频惯转蓬。热来随意住,凉至逐缘东。入境亲疏集,他乡彼此同。暖衣兼食饱,但觉愧梁鸿。
旅食缘交驻,浮家为兴来。句留荆水话,襟向卞峰开。过剡如寻戴,游梁定赋枚。渔歌堪画处,又有鲁公陪。
密友从春拆,红薇过夏荣。团枝殊自得,顾我若含情。漫有兰随色,宁无石对声。却怜皎皎月,依旧满舡行。
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。